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25


第1977期文化产业评论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地信仰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们,在以各自的方式纪念这位伟人、重温他的思想……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更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社会主义有点潮”“马克思是对的”“马克思靠谱”各式各样的年轻化表达,证明了马克思从未老去:两百岁正青春!“文化产业评论”为了让你在学习文化产业时得心应手,在此特供一份马克思和他的新时代文化图鉴,拿走不谢!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综合

编辑 | 梁鑫

 

谁能想到,摩泽尔河畔特里尔小镇的一声婴儿啼哭,埋下了改写人类命运走向的伏笔?一位17岁少年中学毕业论文的立志,预言了百年后“全世界高尚的人们为之洒下热泪”?谁能想到,源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东方中国迸发出了最鲜活、磅礴的生命力!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正如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样,马克思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然而,许多人提起马克思还是会产生很大的隔阂和距离感,认为他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符号,或是思政课本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实际上,马克思的思想历程和人生体验,与我们今天的年轻一代是非常息息相关的。文化产业人时下崇尚的“泛文娱”“内容为王”等大热概念,都渗透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来吧,让我们一起翻开马克思的“文化图鉴”,用21世纪的新新话语来重新解读。



“叛逆”的读书笔记:从「理性主义文化观」到「现实主义文化观」

 

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古典和近代文化观的主流一直宣扬「理性主义文化观」。这种文化观的理论逻辑都事先预设了一个抽象的、永恒的文化发展标准,“人”在这个标准中,作为主体的内容同样也是预设的。

 

比如,古希腊哲学-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他们眼中的人基本都是一个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存在于彼岸的人,然后再以此为根据去研究人的文化和历史。

 

然而,马克思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文化的起源并非存在于飘渺的理论设想中。在他看来,文化起源于人类劳动,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创造性的对象化活动。说到底,文化实际上就是“人化”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重点揭示了两种文化:科技文化和生态文化,这两种文化统一于人的创造性的对象性活动中——科技文化产生于工业生产,是人类劳动的科技成果,但处于异化状态;生态文化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是共产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至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实现了对「理性主义文化观」的颠覆,其关注的是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它致力于改造不合理的现实,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条件,而不总是抽象的“正义”“自由”



从上述对“文化本质”的个性化解读,让我们看到,拥有与众不同的思考角度是马克思最令人佩服的一点。他能够超越权威,在某种程度上合理批判已有理论。做到这点其实是“知易行难”。

 

最“接地气”的观点:继承,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

 

无论在高中,还是在大学,相信大家都学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也知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个说法,但最早将马克思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正是马克思本人。


流亡伦敦的生活让马克思焦头烂额,一段时间里,为了生计,他当上了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的通讯员。在他撰写的三百多篇文章中,从1853年开始,有十余篇是直接讨论中国问题的。

 

回顾历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出场,是基于中华民族在救亡图存的挣扎中强烈需要解除精神文化危机、摆脱文化两难困境的历史选择;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普及,也正是因为它对东西文化的兼容性和批判性,使中华传统文化迎来了现代复兴的希望


 

可见,中华文化的复兴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文化的复兴,不是复古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是时代精神的产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文化都有一个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必须客观理性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且要在“有机”和“有效”两个层面上做足文章。

 

所谓“有机”,简单说就是内在关联、密切协调、共生共荣。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不仅仅属于一个时代,更属于所有时代。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底蕴,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再创造,将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把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资源做成可持续的文化产业,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产品的增值,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前大火的《国家宝藏》《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都在这一点上立起了典范。


 


所谓“有效”,简单说就是基于实际、有的放矢、产生效能。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确,传统文化应与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结合、应与当下的时代语境对接、应产生当代价值与意义,从而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

 

最“in”的关键词:创新,让文化闪闪发光

 

虽然马克思已经两百岁了,但是他对多元化的文化认同却丝毫不亚于千禧一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所提倡的“大众化”,为中国文化建设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文化生长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鲜活的实际、火热的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丰富土壤与不竭源泉。为此,先进文化的建设发展,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从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丰富生活中去寻找文化建设发展的源泉。



《手稿》指出:“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近年来,亚文化频频引领当代文化的潮流先锋,从2017年的《中国有嘻哈》到2018年的《这!就是街舞》,以年轻人喜爱的街头文化为代表的一系综艺节目涌现。由此可知,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并不是年轻人对文化类的节目不感兴趣,而是他们需要这些内容用更贴近自身的方式表达。换句话说就是,文化生产要运用一个新时代、新语境下的新表达,用年轻人理解的方式创造文化内容


 

显然,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国家永葆生机与活力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文化的繁荣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在文艺创作中注重大众文化元素的运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彩蛋指南: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文化产业的启示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谈到,“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马克思认为,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因此,文化产业要想在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指导,坚持内容为王,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要保证文化产业内容的先进性,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其作为衡量文化产业内容的质量的核心标准。


 

文化产业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仅可以起到文化教化的功能,为社会成员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氛围,形成维系民族精神的内在力量,还能产生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认同感,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魅力,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结语

 

1000个人眼里就有1000个马克思,每个人得到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之所以要呈现一个生动的不同于以往的马克思,就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任务”,今天的“90后”成长为新时代的重要力量,当他们接收到一个比较真实而年轻的马克思之后,日后他们也会以他们这个时代的视角,去向00后讲述马克思的故事。这样一代传一代,马克思也就真正活在了当下,那么,马克思就永远是一个青年人了。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



中国文化产业优质内容平台

文化产业评论

交流/咨询/推广/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合集笔记本

了解更多

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IP笔记本

了解更多

实习•兼职•投稿,请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